豐子愷年譜

1898 戊戌 1歲

11月9日,生於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市石門鎮)豐同裕染坊店內廳樓上,父親豐鐄(1865-1906),母親鐘雲芳(?-1930)家中排第七,為長男。

 

1904甲辰  7歲

萌發作畫之念,開始描《芥子園畫譜》。

 

 

 

 

 

 

 

 

 

 

1910 庚戌  13歲

所讀私塾改名為溪西兩等小學堂,校址在石門灣西竺庵。

 

1911至1912 辛亥至壬子 14-15歲

溪西兩等小學堂改名為崇德縣立第三高等小學校。

 

1913癸醜 16歲

與崇德督學徐芮蓀(1865-1929)長女徐立民(1896-1983)定親。

 

1914甲寅  17歲

2月,在《少年雜誌》以文言文發表四篇寓言,《獵人——戒貪心務寡欲》《懷挾——戒詐偽務正直》《藤與桂——戒依賴務自立》《捕雀——戒移禍務愛群》,為迄今所知其最早發表的文學作品。

秋,以第三名考入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浙一師)。

 

 

 

 

 

 

 

 

 

 

1916 丙辰 19歲

從李叔同(1880-1942)、夏丏尊(1886-1946)學習國文及日語。

粗通日語,代李叔同接待來西湖寫生之畫家三宅克己(1874-1954)等。

 

1917 丁巳  20歲

豐子愷參加校中“桐陰畫會”(後改名“洋畫研究會”)及金石篆刻研究會“樂石社”(後改名“寄社”)。

 

1918 戊午  21歲

在浙一師《校友會志》第十六期上發表《溪西柳》《浪淘沙》等詩詞。此為迄今所發現豐子愷最早發表的詩詞作品。

8月19日,恩師李叔同于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為僧,法號弘一。

 

1919 己未  22歲

3月13日,與徐立民完婚。

 

 

 

 

 

 

7月,畢業于浙一師。

秋,與同學吳夢非(1893-1979),劉質平(1894-1978)於上海小西門黃家闕路一弄內籌辦上海專科師範學校,任教務主任與西洋畫教師。同時,在東亞體育學校、愛國女學、城東女學等學校兼課,並在《東亞體育學校》校刊第一期(12月出版)上發表《圖畫教授法》一文,為迄今發現豐子愷最早發表的藝術理論文章。

 

1920 庚申  23歲

4月20日,中華美育會出版了中國第一本美育學術月刊《美育》,豐子愷任編輯之一,並陸續發表《畫家之生命》《忠實之寫生》《文藝復興期之三大畫傑》等藝術論著。

 

1921 辛酉  24歲

早春,遠赴日本東京遊學。先後在川端洋畫學校及二科畫會學習油畫,偶然發現了日本漫畫家竹久夢二(1884-1934)的作品,大感興趣。留日十個月,結識了陳之佛(1896-1962)、關良(1900-1986)等學友。

回國後複任教於上海專科師範學校,同時又在吳淞中國公學中學部兼課,並結識陳望道(1891-1977)、朱光潛(1897-1986)、匡互生(1891-1933)等友人。

 

 

1922 壬戌  25歲

初秋,由夏丏尊(1886-1946)介紹至白馬湖春暉中學任教圖畫、音樂。遷浙江上虞白馬湖畔,因宅邊有自植楊柳一枝而名其居曰“小楊柳屋”。授課之餘,努力鑽研文藝理論,並開始用毛筆作簡筆劃,畫風受竹久夢二、陳師曾(1876-1923)等人影響。

12月16日,在春暉中學校刊第四期發表漫畫《經子淵先生的演講》《女來賓——寧波女子師範》,此乃所發現豐子愷最早發表的漫畫。

 

1923 癸亥  26歲

仍任春暉教職,並在寧波第四中學、育德小學兼課。

參加由茅盾(1896-1981)、鄭振鐸(1898-1958)等創立的“文學研究會”。

夏丏尊所譯亞米契斯《愛的教育》在《東方雜誌》連載,豐氏為之作插圖並設計封面。

 

1924 甲子  27歲

7月,漫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在《我們的七月》雜誌上發表。

春暉中學校歌取詞唐代詩人孟郊《遊子吟》,豐氏為之譜曲。

部分春暉中學同仁與校方意見不合,多人辭職,匡互生與部分師生到上海。

12月朱自清(1898-1948)的詩與散文合集《蹤跡》,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豐氏為其繪製封面。

 

1925乙丑  28歲

年初,匡互生等人在上海籌辦立達中學,豐子愷為創辦人之一。

同時往上海專科師範兼課。3月,“立達學會”成立。豐子愷為學會常務委員。

夏,立達中學改名為“立達學園”。豐子愷任校務委員,西洋畫科負責人。

5月,被聘為《文學週報》上海特約執筆者。編輯鄭振鐸與《文學週報》發表豐氏畫稿《燕歸人未歸》等,並加上“子愷漫畫”標題。豐氏開始在畫作上署名TK(豐子愷的威氏拼音法為Fong, Tse Ka)。

12月,文學週報社出版《子愷漫畫》,此為豐子愷最早的漫畫集。為該畫集作序文的有鄭振鐸、夏丏尊、丁衍庸(1902-1978)、朱自清等,俞平伯(1900-1990)作跋,另有自序一篇。同月,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豐子愷第一部音樂理論著作《音樂的常識》。

為俞平伯的兒童詩集《憶》作插圖。

 

 

1926 丙寅  29歲

3月,夏丏尊所譯《愛的教育》由開明書店出版,豐氏為之作插圖並設計封面。

春,與夏丏尊赴杭州西湖招賢寺拜見弘一法師。夏,與大師一同訪城南草堂,並傳撰《法味》一文記之。

秋冬時節,弘一法師在上海停留,居豐子愷家。弘一法師採用“抓鬮”法為豐子愷取宅名為“緣緣堂”。

9月,立達學會創辦刊物《一般》,豐子愷任美術裝幀設計及撰稿人。立達新校舍在上海北郊江灣落成,豐氏遂遷居永義裡。

 

 

 

1927  丁卯   30歲

參加上海之進步組織“著作人公會”,並兼任澄衷中學、復旦實驗中學教職。

2月,開明書店出版第二冊《子愷畫集》,由朱自清作跋。

10月21日,豐子愷從弘一法師皈依佛門,法名嬰行。

11月27日上午,與學生陶元慶(1893-1929)等訪魯迅(1881-1936)。

 

1929 己巳   32歲

為弘一法師五十壽辰慶壽,繪畫護生畫共五十幅,由弘一法師作對開題識,集成《護生畫集》募款出版,2月由開明書店印行。

 

1930 庚午  33歲

1月,開明書店創辦《中學生》雜誌,任藝術編輯。

2月3日,母親病逝。服喪後,豐氏自此蓄須。

秋,因患傷寒辭去教職,臥病遷居嘉興楊柳灣金明寺,收鮑慧和(1912-1969)為學生。

 

1931辛未  34歲

1月,開明書店出版豐氏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

4月,譯著《初戀》由開明書店出版,是豐氏最早的翻譯小說。

9月,開明書店出版豐氏著作《學生漫畫》。

由弘一法師介紹認識廈門南普陀寺廣洽法師(1900-1994),並為其繪釋迦牟尼像,此後與廣洽法師成為摯友。

 

1932 壬申  35歲

1月,開明書店出版豐氏著作《兒童漫畫》。

 

1933 癸酉  36歲

春,故鄉石門灣緣緣堂落成。

4月,立達中學創辦人匡互生去世,辦學理念逐漸變質,不再過問校事。

秋,廣洽法師請豐氏為弘一法師造像,並題偈分贈諸淨友。

 

 

1934  甲戌  37歲

專事著譯,往來於上海、杭州、石門灣之間。

1月,被聘為《文學季刊》特約撰稿人。9月,被聘為《太白》半月刊特約撰稿人。

8月,天馬書店出版豐著作《隨筆二十篇》。11月,開明書店出版著作《藝術趣味》。

 

1935 乙亥  38歲

3月25日於《申報·自由談》上發表《子愷彩色漫畫潤例》。

上海良友圖畫印刷公司於4月出版豐著作《藝術叢話》,7月出版隨筆《車廂社會》;開明書店於8月出版畫冊《人間相》;天馬書店於4月出版畫冊《雲霓》,9月出版《都會之音》。

約1935年全家七人在烏鎮

 

 

 

1936  丙子 39歲

1月,開明書店創刊《新少年》雜誌 ,擔任編輯及撰稿人。

6月,加入中國文藝家協會,10月,與同仁一起發表《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

7月5日出版的《上海漫畫》第三期,刊出《上海時代漫畫主辦:全國漫畫展覽會徵求作品》的消息,豐子愷被列為“籌備人員”之一。

 

 

1937 丁丑 40歲

1月,開明書店出版《緣緣堂再筆》。

4月,赴南京參加美術研究會。

11月6日,石門灣遭受突襲,率全家避居妹夫家所在地南深浜。其後舉家遷往桐廬河頭上黃村埠,常至陽山畈的湯莊會馬一浮(1883-1967)。12月21日離桐廬前往江西。

 

約1937年初在石門豐同裕染坊門前

 

 

 

1938  戊寅 41歲

5月4日 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創會刊《抗戰文藝》,豐氏擔任編委,並繪封面。

獲聘到桂林師範學校任教圖畫、國文兩科,遂率眷前往桂林。

1938年9月在桂林穿廣西裝

 

1939 己卯 42歲

在浙江大學任教藝術教育與藝術欣賞。8月,日寇攻南寧,浙大囑師生員工各自疏散。

3月25日重作《漫畫阿Q正傳》完成,6月由開明書店出版。

11月,完成《續護生畫集》六十幅,答允弘一大師持續作護生畫直至其百歲壽辰。

 

 

1940庚辰 43歲

續任浙大講師與藝術指導,在貴州都勻住約一個月,又隨校遷黔北遵義,不久又至獅子橋堍南潭巷熊宅,命其室曰“星漢樓”。

 

4月,日本創元社出版日譯本《緣緣堂隨筆》,由吉川幸次郎(1904-1980)所譯。

 

11月,《續護生畫集》由開明書店出版。

 

1941 辛巳 44歲

 

在“星漢樓”重繪舊作,共六冊,名《子愷漫畫全集》。

 

仍任浙江大學教職,並增授新文學課。秋,升任副教授。

 

 

1942 壬午 45歲

 

10月13日,弘一法師在泉州圓寂。

 

11月,應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藝專)校長陳之佛之聘,任教授兼教務主任。

 

11月下旬,在重慶夫子池舉行平生第一次個人畫展,展出逃難以來所創作的彩色人物風景畫,並發表《畫展自序》,闡述由黑白簡筆漫畫轉變為彩色人物風景畫之經過。

 

 

1943 癸未 46歲

1月,始繪百幅弘一大師造像。3月,作《為青年說弘一法師》緬懷先師。

 

2月至4月,遊四川瀘州、五通橋、樂山,訪馬一浮與朱光潛等友人。

 

夏,于沙坪壩租地,自建“沙坪小屋”,辭去藝專教職,以賣畫為生。

 

向學生鮑慧和寄畫,在西安、洛陽兩地舉辦“豐鮑師生聯展”。

 

 

1944甲申 47歲

 

2月至3月,率幼女一吟赴重慶長壽、涪陵、豐都等旅遊並舉行個人畫展。

冬,游川北諸地,在南充、閬中舉行個人畫展。

 

6月,萬光書局出版《教師日記》。

重慶中央信託局印刷廠製版印製了由豐子愷繪製的軍郵一枚。

 

 

 

1945 乙酉 48歲

 

6月1日,參加開明書店設計會。15日,赴隆昌參加立達學園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活動,並於23至26日舉辦個人畫展。

 

7月,赴成都參加國際救濟會的手工藝討論會,並舉行畫展。

 

8月10日,日本投降,作了數幀以八月十日題款之作品。

 

11月1日至7日,在重慶兩路口社會服務處舉行個人畫展。應陳望道之邀,赴北碚復旦大學演講。

 

12月,《子愷漫畫全集》共六冊,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

 

1946 丙戌 49歲

1月,在沙坪壩,七星崗江蘇同鄉會舉辦續展。

4月23日,老師夏丏尊逝世,5月1日,作《悼丏尊》一文。

國共內戰,離開重慶後曾到綿陽、漢中、開封、武漢及南京等地,並於武漢舉辦個人畫展以籌盤川。10月抵石門灣,憑弔劫後的緣緣堂,後赴杭州西湖畔的招賢寺下榻。

10月,在上海南京路大新公司(今中百一店)樓上舉行個人畫展。

12月,萬葉書店出版豐氏第一本彩色漫畫冊《子愷漫畫選》。

1947 丁亥 50歲

 

2月,在上海舉辦畫展以籌募立達學園複校基金,後去南京、無錫開個人畫展。同年,又為故鄉石灣小學重建校舍舉行漫畫義賣。

 

3月11日,遷入杭州靜江路(今北山路)“湖畔小屋”。

應邀參加浙江美術會以及省民眾教育館舉辦的畫展。

1948 戊子 51歲

元旦,修訂潤例,其後分別於4月、6月及8月再次調整。

 

9月28日,偕一吟到臺北中山堂舉辦個展,然後遊阿里山、日月潭。10月13日晚在臺北電臺以“中國藝術”為題作廣播演講。

 

11月,由臺灣到廈門,與廣洽法師在廈門南普陀寺相會,憑弔弘一法師講律遺址與圓寂之地,作漫畫《今日我來師已去》。並應廈門佛教協會與廈門大學的邀請,分別發表題為“我與弘一法師”“藝術的精神”及“廣義的藝術”的演講。

 

1949 己丑 52歲

 

閉門三月,完成《護生畫集》(第三集)。4月赴香港請葉恭綽(1881-1968)為之題字。

 

3月1日,自訂“以畫易米”潤例。

 

4月赴香港,並舉行了三次個人畫展,包括:4月15至16日在花園道聖約翰禮拜堂;19至20日在思豪酒店;21至22日在九龍培正中學(同時發表演講“青年對於藝術修養”)。4月23日乘飛機返回上海。

 

7月4日,為避轟炸而暫遷位於南昌路的萬葉書店樓上,作《繪畫魯迅小說》。

 

 

1950 庚寅  53歲

 

1月23日,遷至開明書店主人章錫琛(1889-1969)位於福州路的舊宅,始學俄文。

2月,上海大法輪書局出版《護生畫集》(第三集)。

 

7月,列席華東軍政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以及出席上海市首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

 

為周作人(1885-1967)《兒童雜事詩》作插圖六十九幅,以一文一圖之形式發表於上海《亦報》。

1951辛卯 54歲

 

4月,以文藝界代表身份參加上海市第二屆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開始閱讀屠格涅夫(1818-1883)《獵人筆記》和托爾斯泰(1828-1910)《戰爭與和平》等俄文原著。

1952  壬辰 55歲

12月下旬,譯畢《獵人筆記》。

1953癸巳 56歲

從事音樂美術譯著,出版《中小學圖畫教學法》等書。

4月7日,被聘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務委員。

9月,與錢君匋(1907-1998)、章錫琛、葉聖陶(1894-1988)等籌款,在杭州虎跑後山為弘一大師築舍利塔。

1954 甲午 57歲

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美術家協會(原華東美協)副主席。

1月10日,弘一大師舍利塔落成。

8月,患肺結核和肋膜炎。病癒後,遷居陝西南路,因二樓室內日月明亮,取名“日月樓”。豐氏在此定居,直至終老。

 

1955 乙未 58歲

2月,編選《子愷漫畫選》並寫自序。此書11月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56 丙申 59歲

北京外文出版社以英文、德文、波蘭文三種文本出版《豐子愷兒童漫畫》。

12月,當選為上海市人民代表,並出席大會。

 

1957 丁酉 60歲

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豐氏與幼女一吟合譯的俄國小說《我的同時代人的故事》一至四卷,並於11月出版豐氏重編的《緣緣堂隨筆》。

任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外文學會理事。

 

1958 戊戌 61歲

任《音樂譯文》雙月刊顧問。

 

1959 己亥 62歲

4月,任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夏,任中華書局新編本《辭海》編輯委員與藝術分冊主編。

 

以茅盾小說《林家鋪子》為題材,作十幅情節漫畫並刊於《文匯報》。

 

 

1960 庚子  63歲

 

6月,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作《畫贊》等詩詞。

 

完成《護生畫集》(第四集)。

 

 

1961  辛醜  64歲

 

經廣洽法師募款,《護生畫集》(第四集)由新加坡薝蔔院於年初出版。

 

1962 壬寅 65歲

 

5月,當選為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

 

秋,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成紀錄片《畫家豐子愷》。

 

12月12日開始正式翻譯《源氏物語》。

 

 

1963 癸卯 66歲

 

10月,加入西泠印社。

 

 

1964 甲辰 67歲

 

10月21日,重繪《護生畫集》(第一集),寄廣洽法師。

 

繼續翻譯《源氏物語》。

 

 

1965 乙巳 68歲

 

9月,廣洽法師募款于新加坡出版《護生畫集》(第五集),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印行。

 

11月至12月,廣洽法師回國觀光,豐氏陪同前往蘇州、杭州,臨別作《送廣洽上人》詩。

 

譯畢日本古典文學巨著《源氏物語》。

 

 

1966 丙午 69歲

 

“文化大革命”開始。6月,上海中國畫院出現第一張批判豐氏的大字報,豐被迫到畫院“交代問題”。

 

 

1967 丁未 70歲

 

8月16日,在黃浦劇場接受批鬥會,《打豐戰報》同時出版,後被關在上海美術學校十天。

 

 

1968年 戊申 71歲

 

3月14日,“造反派”衝擊上海畫院,豐子愷備受侮辱,其後近兩年不敢與廣洽法師通信。

 

 

1969 己酉 72歲

 

改為在上海博物館坐“牛棚”。秋冬,被帶至上海郊區港口曹行公社民建大隊從事三秋勞動。12月隨大部隊回上海。

 

 

1970 庚戌 73歲

 

病中作《紅樓雜詠》,並譯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落窪物語》與《竹取物語》。

 

 

1971 辛亥 74歲

 

選平生漫畫中至愛之題材,重作成套,名曰:《敝帚自珍》。

翻譯湯次了榮(日)解釋的《大乘起信論新釋》

 

 

1972 壬子 75歲

 

譯畢日本平安時代歌物語《伊勢物語》。

 

寫成《往事瑣記》共三十三篇,後改名《緣緣堂續筆》。

 

12月30日,得上海畫院通知,判豐為“不戴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

 

 

1973  癸醜  76歲

 

3月,由弟子胡治均(1921-2005)陪同赴杭州探望三姐豐滿(1891-1975)。

 

《緣緣堂續筆》在杭州定稿,逝世前交幼子新枚珍藏。

 

完成《護生畫集》(第六集)。

 

 

1974 甲寅 77歲

春,在“批林批孔”運動中,其畫作再次被陳列在“黑畫展”上。

 

8月13日,患氣喘症,服藥後情況好轉。

 

 

1975 乙卯 78歲

 

4月12日至22日,由弟子胡治均、女兒宛音等陪同,前往故鄉石門灣,探望胞妹雪雪。

 

8月初,右手手指麻木,漸及右臂,初疑為中風,熱度不減。15日,得胞姐豐滿逝世噩耗,悲不自勝,病勢轉劇。

 

9月2日,經上海華山醫院作胸部攝片檢查,診斷為右葉尖肺癌,已轉移到腦部。15日在上海華山醫院急診觀察室逝世。

 

9月19日,由上海畫院發訃告,在龍華火葬場大廳舉行追悼會。

 

 

 

1978 戊午

 

6月5日,上海文化局黨委作出複查結論,撤銷原審結論,恢復名譽。

 

1979 己未

 

6月28日,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中國畫院為其舉行骨灰安放儀式,將骨灰安放在上海烈士陵園。

 

10月,由廣洽法師募印《護生畫集》(第六集),香港時代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1981 辛酉

 

5月9日至22日,上海美術展覽館舉行豐子愷遺作展。

 

1985 乙丑

 

9月15日,豐子愷逝世十周年,石門鎮原址重建緣緣堂,並舉行落成典禮,廣洽法師親臨參加。

 

9月17日,廣洽法師將六冊《護生畫集》無償捐贈浙江省博物館,舉行捐贈儀式。

 

1987 丁卯

 

12月,新加坡大會堂舉行“豐子愷遺作書畫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