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談文藝

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把創作藝術、鑑賞藝術的態度來應用在人生中,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藝術的情味來。 ——《關於學校中的藝術科》

要學藝術,必須懂得用“情”,不要老是把心的“知”和“意”兩方面向著世間。要常把“情”的一方面轉出來向著世間。這樣,藝術才能和你發生關係,而你的生活必定增加一種趣味。 ——《藝術的學習法》

畫人分為兩種:具有藝術思想,能表現人生觀的,稱為“畫家”,是可敬佩的。沒有思想,只有技巧的,稱為“畫匠”。 ——《一飯之恩》

漫畫同隨筆一樣,也不是可以“漫然”下筆的。我有一個脾氣:希望一張畫在看看之外又可以想想。 ——《隨筆漫畫》

我的作畫不是作畫,而仍是作文,不過不用言語而用形象罷了。既然作畫等於作文,那麼漫畫就等於隨筆。 ——《隨筆漫畫》

美術是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裡,美術跟到哪裡。 ——《我與手頭字》

美的滋味,在口上和筆上決不能說出,只得由各人自己去實地感受了。 ——《從梅花說到美》

藝術創作的時候,必先從某自然中受得一種靈感,然後從事表現。全無何等靈感而動手刻劃描寫,其工作不成為藝術,而僅為匠人之事。 ——《新藝術》

文藝之事,無論繪畫,無論文學,無論音樂,都要與生活相關聯,都要是生活的反映,都要具有藝術的形式,表現的技巧,與最重要的思想感情。藝術缺乏了這一點,就都變成機械的、無聊的雕蟲小技。 ——《版畫與兒童畫》

在真的藝術心看來,世界是活動,自然是具有靈氣的。鄧椿的《畫繼》中說:“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明示著藝術家的根本精神的“自然的生命觀”,“世界的活物觀”的意義,誠可謂明達之言! ——《中國美術的優勝》

諧調的畫面,即“多樣統一”的境地。 “多樣統一”者,就是各塊,各線,各點,大小, 形狀, 性質各異,而全體卻又融合為一。這就是所謂“一有多種,二無兩般”(《碧巖頌》)的妙理。所謂“一即二,二即一”,所謂“一多相”, 似是佛經上的玄妙之談, 其實並無甚麼玄妙,並不荒唐,也並不難懂。在我們日常所接觸的藝術的繪畫中,處處可以證實這個道理。 ——《西洋畫的看法》

藝術家要在自然中看出生命,要在一草一木中發見自己,故必推廣其同情心,普及於一切自然,有情化一切自然。 ——《顏面》

自然永遠調和,圓滿,而美麗。惟人生常有不調和,缺陷與醜惡的表演。然而人生的醜,終不能影響大自然的美。 ——《桐廬負暄》

藝術教育,是人生很重大的一種教育,非局部的小知識、小技能的教授。 ——《關於學校中的藝術科》

不一定要工致富麗,簡單的盡可以美。 ——《我與手頭字》

學畫須從大體入手。這意思不是說細部描寫無用,是說大體為重,細部為輕。 ——《談自己的畫》

我們愛好藝術的人,常常追求高等感覺的快美。所以歡喜看畫,歡喜讀書,歡喜聽樂,歡喜看戲。 ——《我的燒香癖》

感到美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如何?極簡要地說來,即須捨棄理智的念頭而僅用感情來迎受。美是要用感情來感到的。 ——《從梅花說到美》

必須是多數人共感的美,方能成為藝術。同感的人愈多,其藝術愈偉大。 ——《藝術的性狀》

練習圖畫,可以啟發天賦的造型能力與好美的心,由此而美化生活的樣式,涵養高尚的精神。 ——《為什麼要學圖畫》

藝術教育的原理是因為藝術是人生不可少的安慰,又是比社會大問題的真和科學知識的真更加完全的真,直接了解事物的真相,養成開豁胸襟的力量,確是社會極重要的事件。 ——《藝術教育的原理》

漫畫在畫體中也可說是一種隨筆或小品文,也正是隨意取材,畫幅短小,而內容精粹的一種繪畫。隨意取材,畫幅短小,故宜於“簡筆”。內容精粹,故必“注重意義”。 ——《漫畫的描法》

美術是感情的產物,是人生的慰安。它能用慰安的方式來潛移默化我們的感情。 ——《繪畫之用》

必須能提神於太虛而俯瞰萬物的人,方能看見“藝術”的真面目。 ——《西洋畫的看法》

我教藝術科,主張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間接效果。不求學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畫,但求涵養其愛美之心。 ——《教師日記》

人類倘然沒有了感情,世界將變成何等機械、冷酷而荒涼的生存競爭的戰場!世界倘沒有了美術,人生將何等寂寥而枯燥! ——《繪畫之用》

人生短,藝術長。 ——《談自己的畫》

藝術以仁為本,藝術家必為仁者。 ——《桂林藝術講話之一》

大藝術家的少年時代必然富有藝術的素養。倒轉來說:少年時代必須充分具有藝術的環境與教養,長大起來才能成為大藝術家。 ——《畫家的少年時代》

何謂“高超於塵世之表”呢?就繪畫而說,畫家作畫的時候,把眼前森羅萬象當作一片大自然的page,而決不想起其各事物的對於世間人類的效用與關係。畫家的頭腦,是“全新的”頭腦,毫無一點世間的陳見;畫家的眼,是“潔淨”的眼,毫無一點世智的塵埃。 ——《西洋畫的看法》

東洋畫的表現是詩的,非現實的,西洋畫的表現是劇的,現實的。我們鑑賞藝術,對於詩的描寫覺得其清淡可喜,對於劇的描寫也覺得其濃重可喜。即各有各的長處,未便分量地判定其孰優孰劣。 ——《西洋畫的看法》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 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懶得走樓梯的,就住在第一層,錦衣玉食,尊榮富貴,孝子慈孫。其次,高興走樓梯的,就爬上二層樓去玩玩,這樣的人即所謂“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還有一種人,對二層樓還不滿足,就爬上三層樓去。這就是宗教徒了。 ——《我與弘一法師》

畫家作畫的時候張開眼來,所見的是一片全不知名,全無實用,而又莊嚴燦爛的樂土。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美的世界,無為的世界,無用的世界。山是屏,川是帶,不是地理上,交通上的部分;樹是裝飾,不是有用的果樹或木材;房屋是玩具,不是住人的家……有了這樣的心境與眼光,方然能面見“美”的姿;感激歡喜地把這“美”的姿描在畫布上,就成為叫做“繪畫”的一種“藝術”。 ——《西洋畫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