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852 2801-5500香港灣仔莊士敦道181號大有大廈24層C室
Facebook page opens in new windowTwitter page opens in new windowDribbble page opens in new window
豐子愷國際文化交流協會
Feng Zikai International Cultural Association
豐子愷國際文化交流協會
  • 關於我們
    • 協會簡介
    • 宗旨及職責
    • 專家委員會
    • 加入協會
      • 成為會員
      • 成為義工
    • 聯絡我們
  • 豐子愷的藝術人生
    • 作為畫家的豐子愷
      • 浪漫主義情懷的無聲之詩
      • 現實主義中的家國之情大樹畫冊
      • 現實主義中思辯的赤子之心:恩狗畫冊
      • 宗教人道主義的矜恤之愛—護生畫集
    • 作為散文家的豐子愷
    • 豐子愷的翻譯藝術
    • 豐子愷的裝幀設計藝術
    • 豐子愷的音樂教育理論
    • 豐子愷的藝術理論
    • 子愷年譜
      • 1898~1929
      • 1930~1959
      • 1960~1987
  • 數字藏品
  • 交流活動
    • 活動概覽
    • 媒體報導
    • 協會動態
    • 活動登記
    • 參加者回應
  • 豐子愷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 中心簡介
    • 中心活動
    • 合作夥伴
  • 豐研薈萃
    • 出版刊物
    • 《漫畫人間》煉金記
    • 北澤樂天:影響子愷漫畫的第三人
    • 論豐子愷在中國翻譯文學史上的地位和貢獻(上)
    • 論豐子愷在中國翻譯文學史上的地位和貢獻(下)
    • 風雅桐鄉將添新地標——豐子愷藝術中心在鳳凰湖畔奠基!(中日對照)
    • 觀照古今、畫中有詩 ——談豐子愷漫畫中的古詩新畫(中日對照)
    • 豐子愷:中國美術在現代藝術上的勝利(一)
    • 豐子愷:中國美術在現代藝術上的勝利(二)
    • 豐子愷:中國美術在現代藝術上的勝利(三)
    • 莊寅亮:我是如何解密豐子愷“絕筆”的 (中日對照)
Search:
Search
  • 關於我們
    • 協會簡介
    • 宗旨及職責
    • 專家委員會
    • 加入協會
      • 成為會員
      • 成為義工
    • 聯絡我們
  • 豐子愷的藝術人生
    • 作為畫家的豐子愷
      • 浪漫主義情懷的無聲之詩
      • 現實主義中的家國之情大樹畫冊
      • 現實主義中思辯的赤子之心:恩狗畫冊
      • 宗教人道主義的矜恤之愛—護生畫集
    • 作為散文家的豐子愷
    • 豐子愷的翻譯藝術
    • 豐子愷的裝幀設計藝術
    • 豐子愷的音樂教育理論
    • 豐子愷的藝術理論
    • 子愷年譜
      • 1898~1929
      • 1930~1959
      • 1960~1987
  • 數字藏品
  • 交流活動
    • 活動概覽
    • 媒體報導
    • 協會動態
    • 活動登記
    • 參加者回應
  • 豐子愷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 中心簡介
    • 中心活動
    • 合作夥伴
  • 豐研薈萃
    • 出版刊物
    • 《漫畫人間》煉金記
    • 北澤樂天:影響子愷漫畫的第三人
    • 論豐子愷在中國翻譯文學史上的地位和貢獻(上)
    • 論豐子愷在中國翻譯文學史上的地位和貢獻(下)
    • 風雅桐鄉將添新地標——豐子愷藝術中心在鳳凰湖畔奠基!(中日對照)
    • 觀照古今、畫中有詩 ——談豐子愷漫畫中的古詩新畫(中日對照)
    • 豐子愷:中國美術在現代藝術上的勝利(一)
    • 豐子愷:中國美術在現代藝術上的勝利(二)
    • 豐子愷:中國美術在現代藝術上的勝利(三)
    • 莊寅亮:我是如何解密豐子愷“絕筆”的 (中日對照)

子凱年譜

您在这里:
  1. 首页
  2. 子凱年譜

1960
06 Mar

1960 庚子 63歲

6月,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作《畫贊》等詩詞。

 

完成《護生畫集》(第四集)。

1961
06 Jan

1961 辛丑 64歲

經廣洽法師募款,《護生畫集》(第四集)由新加坡薝蔔院於年初出版。

1962
06 Feb

1962 壬寅 65歲

5月,當選為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

 

秋,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成紀錄片《畫家豐子愷》。

 

12月12日開始正式翻譯《源氏物語》。

1963
06 Mar

1963 癸卯 66歲

10月,加入西泠印社。

1964
06 Apr

1964 甲辰 67歲

 

10月21日,重繪《護生畫集》(第一集),寄廣洽法師。

 

繼續翻譯《源氏物語》。

1965
06 May

1965 乙巳 68歲

9月,廣洽法師募款于新加坡出版《護生畫集》(第五集),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印行。

 

11月至12月,廣洽法師回國觀光,豐氏陪同前往蘇州、杭州,臨別作《送廣洽上人》詩。

 

譯畢日本古典文學巨著《源氏物語》。

1966
06 Jun

1966 丙午 69歲

“文化大革命”開始。6月,上海中國畫院出現第一張批判豐氏的大字報,豐被迫到畫院“交代問題”。

1967
07 Jan

1967 丁未 70歲

8月16日,在黃浦劇場接受批鬥會,《打豐戰報》同時出版,後被關在上海美術學校十天。

1968
06 Aug

1968年 戊申 71歲

3月14日,“造反派”衝擊上海畫院,豐子愷備受侮辱,其後近兩年不敢與廣洽法師通信。

1969
07 Feb

1969 己酉 72歲

改為在上海博物館坐“牛棚”。秋冬,被帶至上海郊區港口曹行公社民建大隊從事三秋勞動。12月隨大部隊回上海。

1970
07 Mar

1970 庚戌 73歲

病中作《紅樓雜詠》,並譯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落窪物語》與《竹取物語》。

1971
07 Apr

1971 辛亥 74歲

選平生漫畫中至愛之題材,重作成套,名曰:《敝帚自珍》。

翻譯湯次了榮(日)解釋的《大乘起信論新釋》

1972
05 Jul

1972 壬子 75歲

譯畢日本平安時代歌物語《伊勢物語》。

 

寫成《往事瑣記》共三十三篇,後改名《緣緣堂續筆》。

 

12月30日,得上海畫院通知,判豐為“不戴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

1973
06 Jul

1973 癸丑 76歲

3月,由弟子胡治均(1921-2005)陪同赴杭州探望三姐豐滿(1891-1975)。

 

《緣緣堂續筆》在杭州定稿,逝世前交幼子新枚珍藏。

 

完成《護生畫集》(第六集)。

1974
31 Dec

1974 甲寅 77歲

春,在“批林批孔”運動中,其畫作再次被陳列在“黑畫展”上。

 

8月13日,患氣喘症,服藥後情況好轉。

1975
09 Dec

1975 乙卯 78歲

4月12日至22日,由弟子胡治均、女兒宛音等陪同,前往故鄉石門灣,探望胞妹雪雪。

 

8月初,右手手指麻木,漸及右臂,初疑為中風,熱度不減。15日,得胞姐豐滿逝世噩耗,悲不自勝,病勢轉劇。

 

9月2日,經上海華山醫院作胸部攝片檢查,診斷為右葉尖肺癌,已轉移到腦部。15日在上海華山醫院急診觀察室逝世。

 

9月19日,由上海畫院發訃告,在龍華火葬場大廳舉行追悼會。

1978
08 Jul

1978 戊午

6月5日,上海文化局黨委作出複查結論,撤銷原審結論,恢復名譽。

1979
07 Aug

1979 己未

6月28日,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中國畫院為其舉行骨灰安放儀式,將骨灰安放在上海烈士陵園。

 

10月,由廣洽法師募印《護生畫集》(第六集),香港時代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1981
07 Sep

1981 辛酉

5月9日至22日,上海美術展覽館舉行豐子愷遺作展。

1985
08 May

1985 乙丑

9月15日,豐子愷逝世十周年,石門鎮原址重建緣緣堂,並舉行落成典禮,廣洽法師親臨參加。

 

9月17日,廣洽法師將六冊《護生畫集》無償捐贈浙江省博物館,舉行捐贈儀式。

1987
08 Jul

1987 丁卯

12月,新加坡大會堂舉行“豐子愷遺作書畫展覽”。


  • 隱私條款
  • 免責聲明
  • 聯絡我們
  • 版權及知識產權
隱私條款及免責聲明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