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是一個“兒童崇拜者”,他曾在《漫畫創作二十年》中説過:“我作漫畫由被動的創作而進于自動的創作,最初是描寫家裏的兒童生活相。我向來憧憬于兒童生活。尤其是那時,我初嘗世味, 看見了所謂‘社會’裏的虚僞矜忿之狀,覺得成人大都已失本性,祇有兒童天真爛漫,人格完整,這才是真正的‘人’。于是變成了兒童崇拜者,在隨筆中漫畫中,處處贊揚兒童。 “他還説:”最近我的心爲四事所占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作爲一個畫家,―個作家,把兒童與神明、與星辰、與藝術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這無論在當時還是現今,在文學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是不多見的。

豐子愷在工作之餘,最多的是與孩子在一起。他有七個孩子,等到這些孩子一個個長大了,他又與孫輩們在一起,與他們一起唱兒歌,給他們講故事,畫漫畫給他們看,與他們一起念古詩。這套《給恩狗的畫》就是豐子愷先生創作給幼子豐新枚(小名恩狗)的,裏面的畫不是記録恩狗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小故事,就是用桐鄉方言記録家鄉的兒歌、童謡……豐子愷教育兒孫從不是死板地講道理,而是記録現實的生活,寫下有趣的文字、畫出生動的畫面。設身處地地理解他們、并爲他們着想的,而豐先生自己”練就一雙很厲害的眼睛,能從復雜的世態中,能從表面現象中看出有意義的東西”。

(本文摘自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星河界裏星河轉》一書)